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2 要闻
2025年11月02日

“数字”变新农具 “直播”成新农活 ——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中南村纪实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数字”变新农具 “直播”成新农活

——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中南村纪实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 杨华 吴晨光

    金秋十月,位于灌云县四队镇中南村的宝丰山羊养殖家庭农场里,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颗粒饱满的“蓝莓夏黑”果香四溢……农场主尹宝东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丰收喜悦里,多了一份对市场销路的从容与自信。

    尹宝东的这份自信,源自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书记为中南村探索出的“电商+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瓶颈

    好产品陷入“待字闺中”困境

    宝丰农场物产丰富,品质优良,不仅有诱人的甜葡萄、优质的山羊肉,而且还有小巧玲珑的绿皮鸡蛋。但长期以来,尹宝东主要靠传统的线下销售,品牌知名度不高,面临深闺好物愁销路的困境。如何打破地域限制,让农村好产品走出“深闺”卖出好价钱,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摆在工作队驻村书记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2024年6月我们刚来的时候,看到农场主守着这么好的产品,却为销路发愁,心里很不是滋味。”工作队驻村书记、灌云县数据局副局长王宇表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我们必须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让他们的劳动成果获得应有的市场回报。”

    破局

    精准打出“数字赋能”组合拳

    找到了突破口,王宇积极行动起来,着手将“数字乡村”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经过深入调研和周密筹划,一套“数字赋能”组合拳精准打出:

    ——搭建利益联结机制。工作队首先推动中南村经济合作社与宝丰农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由王宇作为合作社的代表帮助宝丰农场销售农产品,并成立中南村农产品品牌“甄香中南”,待销售完成后宝丰农场拿出20%的利润给中南村经济合作社分红。这一举措将宝丰农场的产品销售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紧密捆绑,形成了“品牌共用、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开辟线上新赛道。针对当下火热的直播电商市场,王宇发挥自身优势,手把手帮助宝丰农场开设了抖音商店,并依托村部房舍,精心打造了“中南村直播驿站”。这个驿站不仅是一个直播场地,更是培训新农人、展示乡村新风貌的窗口。

    ——化身“新农人”带货主播。王宇和村内年轻干部一起,学习直播技巧,化身“带货主播”。从镜头前介绍蓝莓的酸甜可口,到展示葡萄的种植环境,再到现场烹饪香喷喷的草鸡蛋和大米……他们用真诚和专业的讲解,将中南村农产品的绿色、健康、美味直观地传递给全国网友。

    从今年8月至今,直播驿站投入运行两个多月以来,小试牛刀初见成效。截至目前,销售额已有1万余元,为中南村集体经济增收1000余元。虽然收入金额不大,却意义深远——它标志着中南村集体通过服务产业实现了“破零”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

    展望

    建立可持续发展电商运营体系

    在直播带货的同时,王宇还巧妙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农民日报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对中南村的农产品品牌和乡村形象进行立体化、持续性的宣传推广,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促进流量变销量积蓄了品牌能量。

    “两个多月销售1万多元,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已经从中南村集体流转了20亩土地,今年底计划投资90万元建设5栋蔬菜温室大棚,届时将有更多的新鲜‘甄香中南’农产品通过直播驿站销往各地。”王宇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农场卖一次货,而是要帮助村里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电商运营体系,利用直播驿站培养出一支电商人才队伍,让‘数字’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

    据介绍,接下来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将总结“中南村模式”的成功经验,围绕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以及冷链物流等环节持续发力,争取将直播驿站在全镇乃至全县适合的村庄进行复制推广,让更多的“深闺好物”搭乘互联网快车,走出灌云、走向全国,从“网红”变“长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