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10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5 要闻
2025年10月09日

赣榆区人民法院规范实习工作

助实习生“浸润式”成长

  

    赣榆区人民法院规范实习工作

    助实习生“浸润式”成长

    本报讯(记者 史卫平 通讯员 郑欣)“以前总觉得法律条文是冰冷的,直到看见法官在调解室里让两个怒气冲冲的邻居握手言和,‘司法温度’这四个字就具象化了。”近日,在赣榆区人民法院实习的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小刘在实习笔记写下这样的感悟。今年夏天,赣榆区人民法院出台《实习工作十一条规范》,以“全链条、严纪律、明责任、暖服务”为切口,健全实习生管理流程,避免实习“放养”和权责模糊,推动法院工作与青年人才成长深度融合。

    实习报到首日,小刘和其他实习生便经历了特殊的“实习礼”——法院政治部和督察室举办的实习生警示教育专题活动。会后,实习生们纷纷表示:“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诱惑。”

    “以前实习生常因权限不清耽误工作,现在从申请到入职到结束,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负责实习工作的法院政治部工作人员翻开《实习工作十一条规范》,展示“实习流程图”:实习申请材料清单、审核节点、反馈时限一目了然,就像给实习生活装上了导航。

    此外,按“实习规范”要求,该院对所有的实习生开展保密、纪律等“底线教育”,明确保密安全纪律、庭审纪律、“三个规定”等纪律规范,禁止实习生单独接触盖章、调查、执行等敏感工作,建立实习违规“批评教育——终止实习——通报学校”三级惩戒机制。

    在民一庭实习的小张第一次独立整理卷宗时,承办法官特意在卷宗里夹张便签:“第5页证据目录顺序需调整,注意原件与复印件区分标注……”从庭审记录完整度到卷宗装订规范,都细致地记录在每周的《实习成长卡》上,一方面帮助实习生快速掌握工作技巧,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他们的司法实践能力。

    实习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让实习生小王留下深刻印象——随同法官外出工作回来,食堂还有热乎乎的饭菜等着他们。“上周我随法官去村里调解土地纠纷,回来都过饭点了,本来想着点个外卖凑合一下,结果食堂特意为我们留了饭菜。”作为异地实习生,这样的细节让他倍感温暖。

    近3年来,赣榆区人民法院共接收实习生97名,其中有1名实习生毕业后加入法院队伍。如今,赣榆区人民法院的实习生管理规范已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经验,在每位实习生心中播下法治信仰的种子。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