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景区如何留住游客『深度游』
—— 连云区交出旺季旅游接待答卷
□ 徐黎一 张玉洁
“8月9日,脆莓乐队如期来到音乐季的现场,用一首《带我走》炸响雨夜的激情。表演到《再去海边》时,主唱笑喊‘这次真的带你们《再去海边》了’,90分钟的演出几乎无人提前离开。”日前,在谈及连岛景区做音乐节活动的感受时,该景区营销负责人苏琪说。
持续擦亮音乐节的招牌,让游客来景区不再只是单一洗个海澡,沉浸式的深度游让景区拓展了客源,也有了新的增长点。今年7月、8月旅游旺季以来,连岛音乐节、音乐季、海上云台山清凉计划等乘势而上、火爆出圈,旅游与体育、商业、农业等有机融合,正在加快形成推动连云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据统计,今年7至8月,连岛接待131.84万人,海上云台山接待20.23万人,连云港老街街区接待游客40.6万人次,综合测算景区“二消”(游客门票外的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较往年提升5%。传统景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如何做好“深度游”的答卷。
沉浸式体验焕新传统景区
“今年暑期,我们通过打造一个清凉计划的主题,将live house嘉年华、玩水派对、湖畔烧烤、打卡连云港第一缕阳光等体验感十足的活动融合进来,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海上云台山景区负责人介绍。这些丰富的活动一改往日海上云台山作为山岳型景区在夏季旅游时候可能存在的客观问题,也极大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
沉浸式的体验活动背后,是景区接待量和二消收入的稳步增长。据悉,7月和8月,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20.49%,“二消”收入占比27.66%。不仅如此,景区还将住宿和旅游项目进行充分融入,以商业套餐式消费给予游客更多的优惠,形成“住宿+娱乐+美食”的复合场景,丰富了夜间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
同样做强夜间消费的还有连岛景区。7月19日至8月23日,大沙湾持续举办沙滩音乐季活动,累计吸引约5万人次参与,实现综合收入约350万元。“该活动不仅带动连岛景区夜经济消费,更提升连云港滨海旅游热度,成为暑期文旅融合标杆。”连云区文旅局副局长陈婧说。
数智化手段提升文旅满意度
当下,随着社交媒体成为大众旅游决策的主要阵地,追求个性、注重体验的旅游消费分级趋势愈发显著。笔者发现,今年暑期,景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玩法创新和服务升级中。
服务方面,例如,热浪袭来,连岛用一场“清凉革命”征服了炎夏。大沙湾与苏马湾同步启用的“雾森仙境系统”,让海浪声与清凉水雾交织,打造出山海间的梦幻避暑走廊。在大沙湾入口处,雾森系统瞬间开启25℃的清凉结界;在苏马湾林荫栈道,漫步林间宛如步入绿野仙踪。玩法方面也是精彩不断。8月29日下午,海上云台山景区将传统七夕节与相亲活动进行融合,在唐王湖活动现场设置月老、卖货郎等诸多NPC(非玩家角色)和游客互动,将传统的演出、市集等进行融合,增加多个拍照打卡点,让年轻游客的这场旅行更出片、更出圈。
不仅如此,海上云台山景区还增加了唐王湖桨板和枫树湾漂流项目,满足游客在夏日里对于亲水游的热爱。依托唐王湖优美的自然风光,游客可以在湖面上自由划行,体验水上运动的乐趣。而如果游客喜欢刺激,那作为全市首家丛林漂流——枫树湾漂流的整个河道在丛林里穿过,沿途自然风光优美,体验刺激又安全。
锁定客群打造“走心”产品
众所周知,海滨旅游旺季的主流客群是亲子游、家庭游,如何在国内外诸多的海滩中吸引到孩子和家长的目光?
今年,连岛景区围绕主流客群的需求谋划活动,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便是以“桨板登岛—畅划连岛景区—江苏最美岩基海岸线”为主题的海上活动。“我们策划的目标是爸爸妈妈与孩子共乘,在协作与欢笑中增进默契,在碧海蓝天间书写亲子时光的美好记忆。”相关景区相关负责人说,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热情参与,人们在专业教练的全程护航下,参与者们划着桨板,沿着蜿蜒的岩基海岸线徐徐巡游,更深刻地体验了景区的迷人景色,也将亲子的配合与活动“写”到了人们的内心深处。
笔者采访了解到,为了满足游客群体的需求,同时克服传统景区旅游项目单一的不足,连云区各景区通过深度挖掘优势资源内在价值,不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如连岛在如何提升沙滩这一自然资源的效益上做文章,而海上云台山景区则是琢磨如何用好森林资源,做好避暑、清凉游等,通过创新旅游业态和体验等方式,推动旅游行为从“打卡景区”向“场景体验”转变,旅游空间正由景区景点向目的地转变,旅游业态由产业自身循环向全面融合发展转变。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