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3 要闻
2025年09月19日

灌云县龙苴镇聚力办好惠民“微实事”

民生“三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杨华 刘锐

    群众的心上事就是干部的上心事。近来,灌云县龙苴镇聚焦民生“小切口”,致力于办好惠民“微实事”,在道路升级、厕所革命、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实现“三变”,用干群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把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变成顺心事、安心事、省心事,做到让父老乡亲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出行

    由“一路颠簸”变“一觉到家”

    “以前在外打完工回老家,大巴车开始颠了,就知道到龙苴镇了。现在,一觉睡到家门口都不觉颠。”经常外出打工的穆圩村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灌新线、穆南线、穆新线是关乎龙苴镇经济发展的黄金要道,是通往沭阳、海州、东海的必经之路。这些路段因长期被重卡碾压,出现泥土外翻、塌陷、凸起等问题,经常导致汽车底盘磕碰、骑行摔倒等情况。

    道路通,人心顺,乡村兴。为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改善百姓出行体验,龙苴镇同步推进农路全面修补与干道提档升级,按照“应修尽修、应建尽建”原则,全力推进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从家门口到主干道”的平稳安全路网体系。据统计,2022年至今,全镇累计投资约5680万元,共翻建、新建水泥路22公里,铺设沥青路32公里,修补田间农路36公里,新增路灯1000个。

    如厕

    由“勉为将就”变“干净讲究”

    “旱厕里的苍蝇多得嗡嗡乱飞,烦人得不行。厕所改造后,苍蝇少了一大半。”龙苴社区李先生反映,过去农村没有污水管网和化粪桶,村民家里没法装马桶,村里的旱厕就建在菜园附近,导致雨天或半夜上厕所很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现在,马桶入户了,雨天再也不用打伞出去上厕所了,化粪桶里的粪便也可待发酵后,抽出来给菜园施肥。

    为解决“如厕难”的问题,该镇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厕”原则,“拉网式”摸清各村厕所底数,建立台账,定位到户,挨个改造,开展“旱厕清零”行动。与此同时,多措并举推进污水管网铺设、粪便污水处理、公共厕所修缮等工作,让旱厕的“勉为将就”变成卫生间的“干净讲究”。据统计,2022年至今,全镇累计投资3522万元,共完成户厕验收7300户,铺设污水管道6.45万米,修缮公共厕所12个。

    垃圾

    由“臭气熏天”变“天天清运”

    “以前,垃圾池臭气熏天,垃圾箱破破烂烂,路过都得捏着鼻子,现在的垃圾箱及时更换,天天有人清运。”石门村张大娘的大实话道出了群众的共同心声。

    民之所望就是干部的心之所向。为了推进“三美一高”乡村建设,龙苴镇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完善全域垃圾转运体系,建立“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督导机制,压实村居“清扫、清运、清理”责任,确保垃圾桶“随满随清”“即坏即换”,打造“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闭环转运链条。据统计,2020年至今,全镇累计投资1092万元,共推进垃圾分类试点5个,建立环卫队伍190人,布设垃圾投放点位800个,做到了各村居全覆盖。

    按照镇委、镇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各村居网格长带领网格员,对各网格的垃圾桶、垃圾池进行了摸排。针对垃圾箱分布点多面广、垃圾清运效率低、清运车辆路线规划困难等实际问题,根据人口分布、交通网络情况,于村口、路口、巷口合理摆放垃圾桶和垃圾箱,统筹优化18辆垃圾车的清运路线,实现了“环卫统一清扫、点位统一收集、垃圾统一转运”的“全链条”管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