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雪枫
文武双全的军事家
彭雪枫
文武双全的军事家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张浩然)“上马能打仗,下马著文章。彭雪枫对党忠诚、勇于探索、勤俭无私、热心为民,被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秋日,在夏邑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王乐乐正在讲述彭雪枫将军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光辉故事。
彭雪枫,1907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大革命时期,彭雪枫在党的影响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彭雪枫被派到苏区工作,先后任江西省军区政委、红军大学政委等职。
在中央红军进行的历次战斗中,彭雪枫身先士卒,多次担任红军先锋部队的指挥员。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战略转移的危难形势下,彭雪枫调任中革军委第一局(作战局)局长,协助朱德、周恩来等进行军事指挥。
攻打娄山关时,彭雪枫率领红十三团担任正面主攻任务。在兄弟部队的一起努力下,取得了战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之后,彭雪枫又与兄弟部队全歼守军,重占遵义。后来,他又在彭德怀等率领下,最终取得遵义战役胜利。
1936年9月,毛泽东亲点彭雪枫担任“特使”,力促国共合作,“逼蒋抗日”。1936年11月,他再受毛泽东的重托,与阎锡山谈判,表达了红军与晋军联合抗日的真诚愿望。
西安事变爆发后,彭雪枫向阎锡山转达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抗战主张,促使其态度转到“共维大局”的立场上来,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以及其他各势力的联合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彭雪枫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1938年1月下旬,彭雪枫再次肩负毛泽东赋予的新使命,走上了运筹中原抗战的第一线。在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下,彭雪枫率领部队挺进敌后,取得了一次次胜利。
为巩固壮大根据地,彭雪枫主持创办了《拂晓报》、拂晓剧团和骑兵团“三件宝”。他忠于党的事业,党安排他到哪里,他就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地工作、英勇无畏地战斗。
不幸的是,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在指挥河南夏邑八里庄战斗时,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这副悼念彭雪枫将军的挽联,是他革命生涯的生动写照。
2009年,彭雪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年,彭雪枫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如今,八里庄村发展起特色种植产业,瓜果飘香,已从原先的贫困村变成了当地的“明星村”。村里的雪枫小学与彭雪枫将军纪念馆一墙之隔,教学楼上的“缅怀先烈 立志成才”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教师龚家赞说,学校把彭雪枫的事迹纳入了思政课教育,孩子们从小受到红色历史熏陶,知道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彭雪枫的家乡,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成立的雪枫精神宣讲团常去学校、部队、机关等地宣讲。“彭雪枫的革命生涯贯穿武装斗争、统战斡旋、敌后抗战三大维度,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展现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他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奋勇前行。”宣讲团团长张继红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