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01 要闻

2025年08月29日
红色基因在时代叙事中焕新绽放
——永不褪色的港城红色记忆
□ 王进文 刘静 董洪喆
“抗战时期,情报人员突破封锁传递重要军情,当地群众冒死掩护地下工作者。”日前,在东海县开展的“红领巾寻访伟大的抗战精神”活动现场,“港城红色印记”宣讲团成员、退役军人樊振给孩子们动情地讲述那些镌刻在苏鲁交通线上的红色记忆。孩子们凝神聆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那段用信仰与鲜血铸就的英雄史诗。每一个烈士名字背后,都是一盏穿透黑暗的明灯,照亮着新时代奋进者的前行之路。
历史长河中,有些记忆永不褪色,有些精神永存心间。这些深植于港城人民心中的红色印记,正通过一代代人的讲述,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民间守护
记忆薪火相传
在连云港这座城市,红色故事的传承始于最朴素的民间自觉。那些未曾被历史浓墨重彩书写的普通人,用一生的坚守,让红色基因在街巷里弄间自然流淌。
“1938年5月20日起,侵华日军飞机多次轰炸灌云县板浦……”在海州区民主路德平书店,83岁的封其灿声音铿锵有力,为大家讲述着“板中二女杰”的故事。老人目光炯炯,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封其灿是灌云人,1978年调至灌云县板浦中学(现为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任教。1991年,学校修建“板中二女杰”双人塑像的那天,他伫立在雕像前,看着基座上镌刻的事迹,心中涌起难以平息的浪潮。
(下转第二版)
◎ 连云港日报社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1205182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