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4 深读
2025年08月04日

从“托得住”到“托得好” 民生服务的进阶之路

  

    爱心暑托服务点的走红,不仅是对暑期看护难题的回应,更折射出民生服务的温度与精度。在连云区,爱心暑托服务不是简单的“临时托管”,而是一套精心设计的“成长方案”。“今年连云区爱心暑托服务远超基础看护,涵盖思想引领、法治安全、身心健康、文化科普、社会实践、学习兴趣等多个维度。”共青团连云区委负责人林钰清介绍。无论是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体验等思想培育活动,还是预防犯罪宣讲、安全自护等实用课程,亦或是心理健康关怀、手工艺术体验等素质培养内容,都让看护既有“广度”更有“深度”。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服务点还实行分层教学,低年级侧重习惯养成,高年级加强作业辅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收获成长。

    暑托服务点成功运行的关键还在于一支高素质志愿者队伍。在连云区,通过严格的招募与选拔机制,共集结了约42名爱心志愿者投身暑托服务,这支队伍特色鲜明,主体为在校大学生,既包括返乡学子,也涵盖本地高校学生。“我们的志愿者专业背景多元,覆盖文学、理科、艺术等多个领域,能够精准满足学科辅导、艺术熏陶、科学启蒙、体育实践等不同需求。”共青团连云区委副书记巩雪表示,“同时,各服务点还配备了在职或退休教师,形成了‘专业志愿者+教师’的协同服务模式。”

    实践证明,破解暑期看护难,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政府搭好平台,社会注入资源,家庭主动参与,才能让民生服务既“托得住”孩子,又“托得好”成长。

    傍晚时分,连云区一爱心暑托服务点门口热闹起来。孩子们背着书包扑向家长,叽叽喳喳分享一天的趣事;志愿者整理着教具,脸上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这场关于暑期看护的民生实践,或许仍有提升空间,却已让无数家庭感受到温暖。正如一位家长所说:“暑托班托的是孩子,暖的是民心。”当更多地方能复制这样的经验,当爱心暑托服务持续完善,暑期“看护难”的民生痛点必将得到更彻底的化解,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