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4 花果山
2025年07月03日

以我观物 澄怀味象 ——试探陆海林“海州写生作品”的艺术内核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以我观物 澄怀味象

——试探陆海林“海州写生作品”的艺术内核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 朱成安

    陆海林将一批新近“海州写生作品”,以《玄墨取象》为题,策划一场画展,并且,展标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题写,可见对于画家本人来说,这是一场重要画展。

    画展前期宣传中提及的部分作品,相对陆海林此展整体风貌,已显现出大概。当然,从主题的领会,到作品的解读,都充满着挑战。因为,从这批展品所含的信息量来看,可以感受到,这是画家的一次创作新体验,而对于观者则是一次审视新体验。在此,笔者分别对“玄墨取象”与“海州写生作品展”进行领会、解读,以期呈现这种审视新体验。

    首先,对“玄墨取象”的领会。

    “玄墨取象”的关键点离不开“墨”与“象”,这是中国画的根本属性,也是终极意义。之所以“玄”而“取”,则反映画家的探索品格与追求方向。

    中国画历来以墨色为主、色彩为辅。因此,墨色即是中国画中一种特殊色彩,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清代画家石涛《画语录》中有论述,“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意为墨色表现大自然时,浓淡枯润应随审美对象的不同而不同。近代画家黄宾虹总结出七种墨法,为山水画开辟了一个精妙绝伦的境界。

    陆海林所追求的玄墨,于石涛的“浓淡枯润”、黄宾虹的“七种墨法”而言,既是传统墨法的延续,亦是现代墨法的创新。通观陆海林这批新作,对于山石的表现,全以墨色替代皴法,块状的墨色,经过层层叠加,更显视觉冲击力,更具审美现代感。

    这种玄墨技法,有对“新金陵画派”的学习,亦有对“当代金陵画派”的吸收,这是一种全新的水墨表现。但是,从陆海林的作品看,对于玄墨的表现效果,无论如何新颖,其渊源内核,仍是来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借鉴道家阴阳文化而对墨色的深刻感悟。当然,玄墨技法终究属于现代水墨造型。

    一切的墨色表现,都是服务于审美客体,是“应物象形”的实践手段。但如何获得“意象之外”的审美体验,绘画中“取象”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陆海林这批新作的所有画面,虽是不同处的写生,但风格高度统一,每一幅的“取象”都在试图将各种元素,进行打通、融合,玄墨与留白、写意与构成、造境与符号、物象与精神等等关系,交织一块,体现出新作的最大亮点。

    能以“有处”玄墨叠加、夸张神韵,还以“无处”玄之又玄、留白增色;在写意中以我观物、立象尽意,在构成中删繁就简、空间重构。为了造境迁想妙得、虚实贯通;为了取神转化符号、提炼图式。既对物象穷理尽性、多维展现,更求画外澄怀味象、精神熔铸。

    在对“玄墨取象”的领会中,只有层层感受,才能走进陆海林这批新作所营造的意境中。

    其次,是对“海州写生作品展”的解读。

    以“海州写生”“写生作品”“作品展”作为三个关键词,或许更有益于对“海州写生作品展”的解读。

    这次冠以“海州写生”,地域性的突显,既显绘画题材的特别,亦显精神情感的非常。画家去何处写生,完全是艺术的需求,就像20世纪60年代前后,江苏国画工作团的前辈画家,他们“二万三千里”写生,包括来海州锦屏山写生,是为中国画在实践中解决如何“反映现实生活”而作艺术探索。而作为海州本土画家陆海林,其“海州写生”的意义,既在绘画之中,亦在绘画之外。

    海州独特的山水人文,在江苏国画工作团的前辈画家笔下,产生了许多艺术佳作,著名画家陈大羽称赞锦屏山“此山比山水画还漂亮”。到过全国各地写生的陆海林,这次特别展示一批“海州写生”,可见其笔下更多的是笔墨与乡情相交融的精神体验。

    石涛对于山水画创作,有许多精辟论述,“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终须“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石涛的艺术审美,阐述了情景交融与意象外化的关系,对于绘画写生的深刻体会,可谓高屋建瓴。

    而现实中,看惯了各色写生,所谓“外师造化”,亦是大多对景写生,称不上作品创作。能“写生就是创作”,则须将实景写生与闭门创作的两种完全不同状态,有机地合二为一。陆海林的“写生作品”,可见自由自在“天人合一”的精神映照,亦见转换融通“中得心源”的艺术构建。

    所以,陆海林“作品展”水到渠成。

    最后,综论对陆海林这次画展的审视新体验。

    陆海林展出这批“海州写生作品”,无论理念上,还是技法上,或是图式上,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理念上,陆海林的绘画作品,以“玄墨取象”的哲学精神作指导,使玄之又玄的墨色,在洇润相生中,产生幽深莫测的神奇气韵,进而融化为太极阴阳的神秘气场,使作品完全进入以墨载道的精神层域。

    技法上,陆海林的“海州写生作品”,一改传统山水画层层皴染的创作表现,以枯润相生的墨色肌理,展现丘壑山石的万千变化。在“造境”取舍与“化境”升华中,剥离冗余细节,舍形取神,融入情绪体验。

    图式上,陆海林以我观物,虚实造境,聚焦物象本质气韵,重塑山水人文神韵。并且,对艺术符号化精心提炼,反复转化,在极尽留白中,使图式得以物象重构,更含文化隐喻,其艺术的内核精神,与道家哲学相吻合。

    对于以往所见的绘画写生,画云台山必须显现三元宫,画连云港则要展现大码头,画锦屏山总得出现电视塔……这种近乎“广告画”的写生,真是司空见惯,早已成了绘画俗套。陆海林的“海州写生作品”,但愿成为一股清流,提升大家对港城山海文化的认知,并获得新的审美感受。

    时代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发展机遇,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开拓创新,是每一位艺术家的时代担当。在对陆海林这次画展的审视新体验中,寻求艺术创作与文旅推广的新途径,当有助于更好地宣传港城山海文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