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喜欢的生活
□ 邵世新
早上正在画画,接到老贾的电话。他说,他想出一本摄影集,正在整理中,希望我有机会到他家里去一趟,帮他选一选图片,顺便帮他的摄影集写个序。他有点激动地说:“这个序非你来写不可,只有你最懂我的镜头语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我既感动又忐忑。
老贾,大名贾学新,在一起久了,都习惯尊称他为老贾。算起来,我与老贾相识已经十多年了。曾是同事的我们,因志趣相投成为了忘年之交。如今,他虽已退休16个春秋,其间电话那头的问候从未间断,偶尔相约外出采风,快门声与谈笑声总在山水间交织。在我眼中,老贾的生活恰似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满是对岁月的深情与热爱。
热爱生活的人,生命里总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
刚认识老贾的时候,就知道他多才多艺。除对声乐十分精通,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外,他还喜欢书法,经常参加各种展览,春节的时候,常常受邀与书法家们一起到乡村大集为老百姓书写春联,后来他还加入了市书法家协会;老贾对文字也十分钟情,在报上发表过好多稿件,或回忆或抒情的那种小品文,蕴藏着对生活的感悟,是一个文艺范十足的“大叔”。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差2个月70岁时,他以惊人的毅力,1个月内完成了驾照考试。他说,买车的目的是拍照方便,这让很多人为他竖起大拇指:把退休后的日子过得如此有声有色,着实令人心生艳羡。
2009年的秋天,是老贾人生的转折点。刚卸下工作重担,他便跨上单车,向着魂牵梦萦的青藏高原进发。自行车轮碾过4000公里的崎岖,穿越雪山与荒漠,这场震撼人心的骑行壮举曾登上无数报刊头条,轰动一时。当祖国的大好河山映入眼帘,他彻底迷上了用镜头定格世间美好,从此,一个人,一个包,一台单反相机,成了他最亲密的旅伴,也成为他退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此后的岁月里,他背着行囊独自行走天涯。从黄海之滨的渔舟唱晚,到乌鲁木齐的大漠孤烟;从坝上草原的万马奔腾,到呼伦贝尔的星空璀璨。他陶醉在祖国的壮美河山中,在无数个破晓与黄昏中捕捉光影不舍昼夜。渐渐也拥有了之后的一路收获——作品频频在省市赛事中折桂,更登上《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等报刊,2015年,他如愿加入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完成了从爱好者到专业摄影师的蜕变。
2013年,老贾在赣榆影剧院广场举办了首个个人摄影展。此次展览得到了赣榆区文联、摄影家协会大力支持,200余幅作品宛如时光琥珀,凝结着他十余年的心血。开展当日,观者如潮,快门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着镜头背后的故事。
选入这本摄影集子中的200余幅作品,算是老贾自爱上摄影以来辛勤耕耘结出的硕果吧。所谓境由心造,老贾的作品,呈现的永远是内心世界的照映。心有所指,心有所想,心有所念。所以当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不能只用眼睛,而且要用心灵,因为这些作品的完成,用的不仅仅是镜头。
老贾的摄影,是一场心灵的远征。他总说:“景由心生,快门按下的瞬间,捕捉的是灵魂的震颤。”的确,他的作品里没有矫揉造作的摆拍,只有对生命本真的敬畏。那些晨曦中沾着露珠的格桑花、暮色里驮着夕阳的骆驼队,透过取景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位追光者对世界的深情凝望。
心随影游,意伴情动。徜徉在贾学新光影变幻、色彩灵动的世界里,你会为他野外采集的辛劳而赞叹,也会被他深入生活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与其说这是一个退休职工的个人摄影作品集,倒不如说这是他自痴爱摄影后的一次更大的回顾展望和心灵倾诉。把发现的快乐,与世人共享,这是一种慰藉,也是一种高度。
说实在的,以我的资历为老贾作序,实在诚惶诚恐。但转念一想,这份跨越年龄的情谊,早已让我们在艺术追求与人生态度上达成默契与共识。我们聊构图时的热烈争论,谈人生时的喟然长叹,都成了岁月里最珍贵的回响。所以,我愿以这寥寥数语,致敬他用镜头丈量世界的勇气,更期待未来能看到他更多惊艳时光的佳作,同时,也为他的辛苦付出送上我的鲜花与掌声。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这本摄影集,是老贾艺术征程的里程碑,愿我们都能如他一般,在热爱的领域里,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活出最滚烫的人生。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