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粉过敏,元凶不是“花”? 医生提醒:早预防,慎用药,及时就医
花粉过敏,元凶不是“花”?
医生提醒:早预防,慎用药,及时就医
本报讯(记者 王进文 通讯员 周思月)“孩子眼睛痒得直揉,连课都上不了,越揉眼睛越肿,可把我们急坏了!”近日,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才知道是花粉过敏在作祟。春暖花开本是赏心悦目的好时节,然而对花粉过敏人群而言,却如同一场“春日劫难”,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频发,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学习。
“最近,因花粉过敏而引发的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儿明显增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主任医师王宜芬解释道,“花粉过敏,本质上是人体吸入外界花粉抗原后引发的过敏性疾病。每年春季,气温回暖,植物进入花粉传播高峰期,因此成为花粉过敏的高发季。”
“在众多花粉中,真正容易引发过敏的‘罪魁祸首’大多来自风媒花。”王宜芬进一步指出,这类植物的花朵通常小巧朴素,它们依靠风力传播花粉,花粉产量巨大、质量轻盈,能轻易随风飘散,从而增加了与人体接触的机会。像杨树、柳树、柏树、桦树等以及豚草、葎草等,都是引发过敏的主要源头。“而我们平日里喜爱观赏的玫瑰、牡丹等,属于虫媒花,它们主要依靠蜜蜂、蝴蝶等昆虫传播花粉。由于花粉颗粒较大、较重且具有黏性,反倒一般不会在空气中大量扩散,引发过敏的概率相对较低。”
花粉过敏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眼部和皮肤三大部位。王宜芬介绍,呼吸道方面,患者常出现鼻痒难耐、连续不断打喷嚏、大量流鼻涕,鼻塞,还可能伴有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眼部症状以眼痒、频繁流泪、结膜充血最为常见;皮肤则可能出现红斑、丘疹,并伴随明显的瘙痒感。
“过敏体质人群、有家族过敏史的人群,以及免疫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都是花粉过敏的易感人群。”王宜芬表示,“此外,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中的人,其呼吸道黏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也会显著增加花粉过敏的发生风险。”
针对花粉过敏的预防,王宜芬给出了建议: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早晨和傍晚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佩戴医用口罩和护目镜,做好防护措施;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用清水仔细清洗鼻腔和面部,减少花粉残留;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有效降低室内花粉浓度;对于已知对花粉过敏的人群,可在花粉季来临前1至2周,在医生指导下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千万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如果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王宜芬提醒道,“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才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花粉过敏,平稳度过这个繁花盛开的季节。”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