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圩新区“烟火新地标”上线
140个摊位点亮产业工人夜生活
徐圩新区“烟火新地标”上线
140个摊位点亮产业工人夜生活
本报讯 (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尹欢欢 孙云)“老板,来份烤冷面,多加辣!”“好嘞!稍等两分钟!”暮色四合,徐圩新区灯塔路北侧临时便民疏导点香气四溢。140个摊位整齐排列,铁板烧的吆喝声、欢笑声交织成曲,上千名产业工人下班后在此觅食、闲逛,摊主们一边手脚麻利地制作美食,一边和熟客打趣,烟火气十足的“深夜食堂”就此开张。
小小便民疏导点,一头系着民生,一头连着城市管理,如何平衡“情”与“法”,始终是城市管理的一道难题。为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徐圩城管、徐圩街道聚焦群众关切,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通过“科学规划、多元共治、柔性服务”三管齐下,因时因地设置临时便民点,让“烟火气”与城市文明共舞。
谁能想到,这片热闹的“烟火地”,曾经是让居民头疼、城管犯难的“老大难”区域。灯塔路附近小区居住着2万多名石化产业工人,庞大的人口基数吸引众多摊贩自发聚集,然而无序摆摊设点引发了交通堵塞、噪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可当城管准备整治流动摊点时,工人们却急了:“周边商店少,没了这些摊点,生活太不方便!”摊贩们更是焦虑:“全家的饭碗就靠这个小摊,不让摆可怎么办?”
面对这道“民生考题”,徐圩城管和徐圩街道决定另辟蹊径。“我们花了整整两个月,通过实地走访、反复调研,倾听产业工人对便捷生活的期盼,了解摊贩的生存诉求,运用‘绣花功夫’精神仔细考量,既要避开交通要道保证安全,又要毗邻生活区方便民生。”徐圩城管相关负责人说。
最终,在徐圩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在离生活区仅500米的空地上,规划出2600余平方米区域,提供140个规范摊位,打造出规范的便民疏导点。“既要城市整洁有序,更要群众生活有滋有味!”一位城管队员的话,道出了这次治理的初心。
在便民疏导点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徐圩城管徐圩街道与大胆创新,引入“政企社联动”模式,打破传统管理壁垒。
“我们创新推出‘1+N’管理模式: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进行选址建设,盛虹集团提供后勤保障,环卫部门负责环境保洁。”徐圩城管相关负责人说,多部门紧密配合、高效运转,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逐步打造出“规范有序、卫生整洁”的便民疏导点,构建起城市治理共同体。
如今,140家摊贩已有序入驻疏导点,拥有了稳定的经营场所,周边石化产业工人购物也更加便捷。“以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现在终于有了‘固定家’!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免费的摆摊位置,真是解决了我们的生存难题。”小吃摊主朱师傅笑得合不拢嘴。入驻后,他的摊位日均客流量翻了一番。更让他感动的是,城管队员常来帮忙维持秩序,相关部门向摊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这样的管理,暖到心窝里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