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连云港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万亩级低GI功能性稻米产业链
“院士大米”落地港城
无锡连云港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万亩级低GI功能性稻米产业链
“院士大米”落地港城
本报讯(记者 周莹 朱迅 通讯员 吴海军 连发)日前,笔者从无锡—连云港粮食南北协作项目签约现场获悉,国内首个功能性稻米企业江南米道将以无锡连云港结对帮扶为契机,推动苏南苏北联手打造一条功能性稻米全产业链。该项目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深加工项目产出将超过6亿元。
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昀介绍,他们将借力江苏省陈君石健康谷物院士工作站与连云港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科技种植与产业链整合,在连云港打造万亩级的低GI(特指含可利用碳水化合物,且血糖生成指数低于55的食品)功能性稻米全产业链。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并以科技创新点题。我市是省内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东海、灌云、灌南以及赣榆区均为产量过10亿斤的产粮大县,东海县更是产量过20亿斤的超级产粮大县。如何提高连云港大米的品牌和科技含量,一直是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此次签约的江南米道来自宜兴杨巷镇,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功能性稻米唯一全产业链布局科创企业。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媛介绍,连云港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他们将规模化种植基地项目放在连云港,将充分整合连云港地区优质耕地资源与长三角市场优势,推动功能性稻种培育、绿色种植技术攻关与健康食品开发深度融合。
江南米道将在连云港培育什么样的功能性大米呢?这一切要从一颗功能稻种开始。为了开发低GI属性且品质稳定的稻种,江南米道联合江苏省农科院技术团队,通过多年的选种、育种、试种和反复测试,最终取得了品种性状达到低GI稳定性的粳米品种“建康1号”。为了做出低GI且口感好的大米,企业与江南大学产学研合作,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和加工精度,最大化保留原谷的营养糊粉层,制定了专属加工标准。为了印证大米的功能性,企业联合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得出可靠医学临床实测结论。企业还携手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开发低GI健康营养膳食,最终构建了专业的低GI稻米全产业链出品模式。截至目前,已打造包含低GI糙米、功能谷物方便速食、低GI米制品等十余个低GI主食产品的多元化矩阵。
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拓展种植、加工和研发基地,具备良好稻米生产条件的连云港就成为江南米道的首选。未来,项目将以连云港规模化种植基地为载体,在港城稻米重要产地东海设置研发、种植和加工基地,构建“品种研发—绿色种植—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全链条闭环,以“企业包销+技术到田”模式保障农民收益,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惠农、产业增效新路径。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