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6 山海经
2024年04月12日

话说煎饼



  

    □ 葛华

    赣榆人的主食

    煎饼,是赣榆人的主食,也是赣榆土产之一。赣榆人只要有了煎饼,一日三餐无忧,就不怕饿肚子了。煎饼由于美味可口,便于携带储存,因此又是赣榆人外出旅行、出差办公、打工求学首选的自带食品和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煎饼,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盛行于鲁南、鲁中、鲁西及苏北一带。赣榆地处苏鲁交界,历史上曾属山东,地理环境上属沂蒙山余脉,民风习俗与齐鲁大致相同,因此也是煎饼的主产区之一。俗话说:“山东山东,煎饼大葱”,当然也就包括赣榆了。

    制作煎饼的原料很多,小麦、玉米、高粱、山芋以及现在已不多见的糁子、穄子,但凡能磨出面粉或制成稠糊状的五谷杂粮都能烙出煎饼。如果把这些杂粮掺在一起,烙出的煎饼味道更香,营养更丰富。用广告语言说,五谷杂粮乃绿色食品,源于大自然的馈赠,食后必延年益寿。

    常吃煎饼,确实有利健康。煎饼口感筋道,食用煎饼需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吃煎饼要有牙劲,能锻炼面部神经,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护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甚至活络全身筋骨,吃一顿煎饼,等于做了一次全身的体育锻炼。有广告词说:“牙好,胃口就好!”的确不错,常吃煎饼,牙口就好。赣榆人之所以长寿,高龄的老人比较多,与长年吃煎饼是分不开的。过去问候老人身体状况能怎么样?老人一般回答是:“还行,还能咬动煎饼。”以还能咬动煎饼来证明自己的身体还算硬朗,这大概也是赣榆人独有的检验自己身体是否健康的最简便的方法吧。

    吃的方式很多

    煎饼,吃的方式很多,简单的有,复杂的也有。便宜的有,奢侈的也有。有卷着菜肴吃的,也有空口吃的,总之煎饼吃起来很方便。农民下地干活,捎张煎饼,菜园边上顺手拔棵大葱或摘个辣椒,择一择,卷在煎饼里,边走边吃,又饱肚子又省事,尤其是农忙的时候,绝不耽误农活;渔民近海小取,捎几张煎饼,小包袱腰上一拴,饿了,随手捞个小虾小蟹卷在煎饼里,香里透着鲜;上学的、上班的,起晚了买根油条,割块黄粉,卷起来,边走边吃,到校了,到单位了,肚子也吃饱了;过去农村的孩子到县城求学,远的寄宿、近的走读,哪一个不是捎煎饼,捎咸菜。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以前赣榆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吃着煎饼学到了知识,迈进了大学的校门。甚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干部到县里开会,哪怕是最隆重的三级干部大会,会议通知最后一句总是自带干粮,只管茶水。哪怕你是大队书记,乡镇长,脱产的、不脱产的,一律不管饭。中午休会,吃着自带的煎饼,喝着公家的茶水,就是干部待遇了。即使是今天农民工进城干活,大多数还是自带煎饼,一是节约省钱,二是煎饼垫肚子充饥,吃饱了干活有劲。因此有人说,煎饼是世界上最方便实惠的快餐和即食产品,一点也不比麦当劳、肯德基差。所以著名诗人徐明德在《我们赣榆人》中就曾高歌吟唱:“我们享山川之饶,我们受渔盐之利,山珍、海味,百样佳肴,我们都曾尝遍,最香的还是,煎饼卷大葱。”

    煎饼产生的历史,很悠久,大致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制作煎饼的主要工具是磨和鏊子,在粉碎机、煎饼机产生之前,没有磨和鏊子,是无法烙出的煎饼。

    据史籍记载,磨是鲁班发明的。鲁班(公元前507—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所以又称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土木建筑的鼻祖,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制造过攻城用的云梯和战舟用的钩钜,直至二战时仍在使用,他用竹片和木料制成的飞鹊,能载物连续飞行3天,精巧之至,可谓今天航天飞行器的始祖。在鲁班发明磨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既慢又累。鲁班看见母亲每次舂麦都累得满头大汗,就琢磨着怎样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成旋转运动,后来就发明了用两块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上下以轴固定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推拉使它转动,把谷物顺槽送入磨成粉状或糊状,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这样就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于是磨就产生了。

    鲁班发明的磨有许多种,大的用畜力拉,小的用手拐,一般的都是用人推。今天,有了粉碎机,磨已成为历史。但当年,磨的产生,是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试想一种极其普通的但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工具能够一直沿用数千年,可见这种发明多么伟大。

    发展与鏊子密不可分

    再说鏊子。鏊子的出现比磨要早得多。相传远古时期就有了鏊子,但那是石头的。原始部落时期还曾出现过陶制的鏊子,就像今天的大砂锅。夏商周时期的代表物是青铜器,所以那时的鏊子应是青铜铸的,其时鏊子不但是制作食品的工具,还是一种刑具,叫炮烙,殷纣王就曾用这种酷刑诛杀反对自己暴政的大臣失去民心而亡国的。战国时期,铁的出现使鏊子得以大量普及,并一直沿用至今。应该说煎饼的发展历程与铁鏊子的出现是分不开的。

    鏊子,三条腿,腿高约6—7公分,中高边低,形同大龟,极像海中的大鳌,因此音鏊。据传说,渤海中有一巨大的龟,名鳌,背负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故三足。久慕沂蒙山物华天宝,风景秀丽,某日乘大潮游览沂蒙,兴之所至竟忘归,及潮退,不得回,遂滞山中。今沂蒙山腹地深处,有一天然的石鳌子,三条腿,龟形,面向大海,昂首东望。这大概就是鏊子的原形了。

    关于鏊子和煎饼,还有一种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说的是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不过三千,将只有关张、兵微将寡,常打败仗。有一次在徐州附近又被曹操打败,被曹兵一路追杀逃向沂蒙山区。刘备的军队为了逃命,所有辎重,甚至连做饭的锅都丢弃了。幸亏诸葛亮熟悉家乡的地形,沿着沂、沭河七弯八拐钻进大山深处,这才甩掉追兵。曹军将沂蒙山围得水泄不通,刘备率军几次突围都没成功。几天下来,将士饿得连路都走不动,没有锅灶,看着粮食吃不上饭。还是诸葛亮有办法,他叫伙夫用沂河水将面粉和成糊状,将鸣金收兵用的大铜锣用石块支在地上,底下点火烧热,将面糊舀在锣上,用木棍摊平,很快就煎出了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气力顿生,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杀出重围。后来沂蒙山区的百姓就学着诸葛亮的办法做出了煎饼。

    煎饼和鏊子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我们无需考证,但煎饼盛产于沂蒙山区,却是不争的事实。沂蒙山区的女孩子,到了十二三岁,母亲就要严教其学烙煎饼,并以烙不好煎饼找不到好婆家相威胁,因为煎饼是家家户户每餐必备的主食,作为家庭主妇,不会烙煎饼,那是一大缺憾,将被认为不会过日子,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那时农村妇女个个都会烙煎饼,真正是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

    煎饼流行于山东大部分地区(唯胶东人不吃煎饼),故有“山东,山东,煎饼大葱”一说。苏北地区的徐州、连云港、宿迁一带因靠近山东,历史上也曾多次归属山东,风俗习惯相近。因此也是煎饼的主产区。福建客家人也吃煎饼,当是两晋、两宋时北人南迁传过去的;东北人也有吃煎饼的,那是明清时山东人闯关东,不但拖儿带女,还带着鏊子。因此,煎饼也传到了东三省。近些年,北京、上海、广东、新疆人也盛行吃煎饼,不外乎也是山东或苏北人北上南下闯世界带去了这一美食。毫不夸张地说:“有山东人的地方,就有鏊子,有鏊子的地方,就有煎饼香。”这里所说的山东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赣榆人了。因为赣榆与山东村庄比邻,阡陌相连,鸡犬之声相闻,风俗习惯相同,历史上曾多次归属山东,1953年才划回江苏。

    赞美的诗词文章和传说颇多

    煎饼是久负盛名的食品,历史上赞美煎饼的诗词文章和传说典故也很多。东晋王嘉《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来是日补天地也。”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人此日(指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食煎饼,于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隋代侯白《启颜录》中曾记述北齐高祖大宴群臣时出过一个谜语与众同乐,谜底就是煎饼。

    历代赞美煎饼的诗文很多,唯清代大作家、史学家,吃着煎饼长大的山东人、《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煎饼赋》写得最为绘声绘色:“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蒲松龄是文学巨匠,故事大师,不但《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就连一篇《煎饼赋》都写得如此优美耐读,将制作煎饼的详细过程用生花妙笔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读来,如临其境,似有煎饼香味飘来。真不愧是吃着煎饼长大的文学大师也。

    煎饼不但好吃,还便于携带,易于贮存,好手烙的煎饼存放个把月都不会发霉变质。吃煎饼有菜行,没菜也行,都能吃饱,是出门在外首选的“干粮”。有专家考证,当年徐福跨海东渡捎带的干粮就是煎饼,想起来,很有道理。徐福是赣榆人,赣榆是煎饼的主产区,徐福也是吃着煎饼长大的,自然知道煎饼的优点。率童男女,五谷百工在苍茫的大海中寻找根本就子虚乌有的三神山,求长生不老药时,捎带煎饼做干粮是最佳选择。煎饼的吃法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吃法是卷菜吃,什么菜都能卷,肉、蛋、鱼、虾、大葱、辣椒,十分快捷方便。简单的,复杂的,昂贵的,便宜的菜肴,卷在煎饼里吃都很香。今天日本人的主食快餐三明治,用面包片卷着菜吃,很有可能就是徐福传给他们的。徐福在日本被尊为农耕之神、纺织之神、医药之神,因为徐福率童男女和百工在大海中历尽千难万险,到达日本熊野、九州等地登录后,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止,王不来”,干脆不再走了,自己做了“王”,不回来了。在那里开拓土地,繁衍生息,并利用带去的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文化知识,教授当地土著农耕、狩猎、捕鱼、锻冶、制盐、酿造、纺织等技术,还给日本人民传授医术、针灸等先秦文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福祉和动力,使日本列岛由绳文时代突进到弥生时代。所以说徐福当年很有可能把铸鏊子,烙煎饼的技术也传授给了日本人。日本人今天三明治的吃法也就很有可能是从中国人用煎饼卷菜吃的方法中学习、演变而来。当然这仅是一种猜想,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地研究考证。

    八年抗战山东战场立下功劳

    煎饼和鏊子是不是徐福带到了日本有待于专家研究考证,可煎饼养育了山东抗日军民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却是不争的事实。

    纵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而在山东抗日战场,山东抗日军民是吃着煎饼,喝着糊涂,扛着大刀红缨枪,用步枪和地雷支撑了敌后抗战,并最终打败了日本鬼子取得了胜利。八年抗战,山东战场,煎饼做军粮,功莫大焉。

    全面抗战之初,中共山东省委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在全省范围内发动了大规模的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春,罗荣桓、陈光又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率八路军主力115师东进抗日来到沂蒙山区。沂蒙人民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用最好的伙食,支援子弟兵。但沂蒙山区本来就很穷,加上日伪顽残酷的“扫荡”封锁,人民生活更加困难,经常是吃上顿没下顿。即使这样,老百姓宁愿吃糠咽菜,忍饥受饿,也要省下最后一瓢粮,献出最后一块布支援主力部队。但几万人马集结在贫困的沂蒙山区,吃饭仍是大问题。指战员们最好的伙食就是盼望能吃上一顿真正粮食做的煎饼,可那时就连这样的要求都达不到。因为敌人的封锁,加上天灾,后勤供应十分紧张,拿钱都买不到粮食,指战员们几乎天天吃带壳的高粱、糁子掺着地瓜藤、花生壳烙成的煎饼,这样的煎饼卷着吃不好咬,很硬,一咬一摇头,战士们戏称为“摇头饼”,可怜那些长征过来的南方指战员,从小到大哪吃过煎饼,都是捧在手里转圈吃,战士们戏称为“读报纸”,每逢开饭发下煎饼,各种吃相都有。山东根据地的抗日军民就是吃着这样的煎饼,坚持战斗,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并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那时,有一副对联,几乎贴遍了根据地的家家户户,上联是:“烙煎饼支援八路”,下联是:“打鬼子保家卫国”,横批是:“全民参战”。1943年11月,八路军滨海军区举行赣榆战役,主力部队集结在城头,吴山一带,根据地老百姓主动为战士们准备干粮,凡是能拿动磨棍的,不分男女老幼都去推磨;只要会烙煎饼的,不论大闺女,小媳妇、大嫂子,老婆婆,都去烙煎饼,鏊子不够用,人歇鏊子不歇。厉庄区郭大娘家娘仨连轴转,一天一夜烙煎饼180斤,被评为拥军模范。一张小小的煎饼,传递的却是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