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4 要闻
2024年04月12日

多发性骨髓瘤隐秘性强,连一医血液科专家呼吁——

握准“血液杀手”初始治疗第一棒

  

    □ 王进文 王龙

    骨骼疼痛、骨质疏松、贫血、视力减退、泡沫尿……这些症状的背后不一定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可能是一种血液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在作祟。作为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起病缓慢,早期可无任何表现,是“隐秘”的“血液杀手”。近日,笔者采访了连一医开发区院区血液科专家,认识和了解这个“伪装高手”。

    检查确诊多发性骨髓瘤

    “目前,病情有所缓解,可以居家维持治疗。”在连一医开发区院区血液科门诊,血液科副主任医师毛建平正在为患者李女士诊疗。 

    日前,李女士因为咳嗽到医院就诊,本以为就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不想在检查时,发现球蛋白异常升高。经血液科专家的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毛建平介绍。该病起源于浆细胞,当正常浆细胞发生恶变时,会大量产生一种没有免疫功能的异常免疫球蛋白,这种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大量积累在器官中,身体无法清除,因而引起患者一系列的组织和器官损害。

    临床上患者出现的症状包括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和骨病等等,这几大症状简称为英文“CRAB”(中文“螃蟹”),因此很多人也称呼这个疾病为“螃蟹病”。  

    “隐形杀手”并非无迹可寻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不典型,因此早期诊断困难,加之很多患者的首诊不在血液科,因此极易误诊、漏诊。比如因骨痛、骨折就诊骨科;因肾功能不全、小便异常就诊肾内科;因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就诊呼吸内科;因心功能不全就诊心内科。由于许多患者早期认知不足,从而忽视了背后的“隐形杀手”。

    “早期筛查多发性骨髓瘤充满挑战,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毛建平说,中老年人群肝功能指标——球蛋白异常升高就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当然,这并不能代表就是得了多发性骨髓瘤,还需要血液科的专科医生进行专项检查。”

    把握好治疗时机很重要

    “把握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先机十分重要。”毛建平说。多发性骨髓瘤按照发生次数,分首次复发和多线复发。若首次复发未得到有效的规范治疗,随着复发次数增加,治疗效果和预后随之下降,疾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也会不断缩短。

    据了解,诊断明确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分类,一类是适合移植的人群,另一类是不适合移植的人群。适合移植的目前基本的治疗方法包括三阶段:诱导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巩固治疗、维持治疗。不适合移植的治疗方法包括:诱导治疗、进行8—12疗程的持续治疗、维持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迄今为止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随着新药的出现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明显提高,一半以上的患者可以生存6—7年以上,甚至部分患者生存超过10年,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通过包括移植在内的全程规范化治疗模式,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生存期延长,有望将多发性骨髓瘤变成一种慢性疾病。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