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7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3 要闻
2023年07月24日

暑气至浓 万物丰盈

  

    □ 袁春梅

    小暑小热,大暑大热。大暑,火力全开,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昨日中午,行走在大街上,阳光火辣辣倾泻下来,吸进脏腑的空气都是滚烫的。在海州区锦屏镇,下田的农民额头汗水淌得眼都睁不开,只好扯过搭在肩背上的毛巾使劲揩抹。

    随着气象预报的精准化,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可以通过预报了解气温,安排生产生活。但是,古时候没有数据化的温度概念,多是以比喻的手法进行记录,比如气象记录中出现的大热为焚,热如熏灼,墙壁如炙,地热如炉,椅席炙手等等。

    宋代诗人梅尧臣曾这样描述:“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意思是,盛夏时节,真是热得无处逃避。柴能燃出火,汤能熬成膏。鸟都嫌弃自己的羽毛,兽也嫌弃自己的皮毛。

    对于这样的热,很多人都觉得日子特别难挨。但是,作家冯骥才在散文《苦夏》中说,苦夏不是无尽头的暑热折磨,而是顶着烈日的坚忍本身。人生的力量是对手给的,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爱运动的彦女士,在这样的酷暑依然坚持跑步,在她看来,“夏热冬寒的鲜明四季,锤炼了我们的坚韧。气候的张力,造就了我们的意志力。”

    大暑节气,恰处“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气温较高,民间关于大暑节气流传着很多的谚语。比如,“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意思是说,如果大暑期间不热,那么庄稼就不会饱满。

    庄稼人大都不怕这样的热,因为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大暑节气期间,是很多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需要充足的高温和光照,促进快速生长。

    大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过后,就是立秋。大暑初候,腐草为萤,在大暑的炎热之极中,美丽的萤火虫出现了,只是这一精灵在城市越来越少见,在乡野林间才能寻得。

    大暑二候,土润溽暑,意为这时闷热熏蒸,连土地都潮湿了,土地湿润,天气炎热,最适合草木生长,万物都进入一个迅猛乃至疯狂生长的状态。

    大暑三候,大雨时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从此时起,随着大雨的一场场降落,酷暑的感受将慢慢减弱,气温由此降低,渐次向秋天的凉爽过渡。

    大暑已来,立秋在望。告别夏天,我想到了王维那首百吟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在夏日深山密林里悠然独坐,获得了禅意。走过被大雨大热蒸烤的夏季,在四季嬗变的进程中,我们又有怎样的感悟呢?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