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1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7文化周刊
2022年12月12日

我市地方文史专家马鉴尧著《海州旧事》出版

细说海属地区历史变迁中的 “人和事”



  

    □ 张晨晨 文/图

    从距今2至3万年的海州地区古人类活动,到辛亥革命后的海州时局;从沈云沛开办海州种植试验场,到许鼎霖、张謇的苏北垦荒;从第一家照相馆成立,到第一座飞机场的落成……日前,一部“好书”面世,该书共分为五大章节、117篇,计24万字,详尽收录了海属地区漫长历史变迁中的“人和事”;在挖掘文化基因、描摹历史文脉,反映发展变迁、传承城市人文精神等方面,展现了独到的人文作用。

    这本书就是我市地方文史专家马鉴尧所著《海州旧事》。

    “我出生在这古老之地,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对于这个地方过去的历史、今日之变化都有兴趣,理应用文字一点一点记录下来。”马鉴尧所言不虚——连云港市古称海州,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自秦设朐县,海州的历史文化随着朝代更迭。进入近现代以来,历经跌宕起伏,而今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海滨港口城市。“今天的发展是过去历史的延续,把过去的事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马鉴尧说,这正与他立志“传承海州历史文化、弘扬海州人文精神”的宗旨相符。

    翻阅此书,读者仿佛置身于海州的旧时光中,一幕幕曾经远去的历史画面,因其动人的笔触,跃动纸面;而占满近乎6页纸的文献索引,也彰显着此书的学术严谨。所以,想要写出一部记录一个城市发展“旧事”的真实可信的作品,听起来似乎容易,做起来却是颇难的。首先作者要以极大耐心去做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从那些保存在旧报刊、旧档案、旧书籍浩如烟海般的文字中,海里捞针一样摘取所需要的资料,绝非易事,何况对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往往说辞各异,更需要一番梳理辨析考证的功夫。

    而更多“旧事”则保存在民间记忆之中,需要通过“口述历史”采集。据马鉴尧介绍,被采访者一般年龄都在70岁以上,因记忆力和文化水平各异,对过去的人和事,各说各话的多,云遮雾罩的也多,无疑为调查取证增加了难度,这就要在大量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再者,“旧事”涉及的地名街巷特别多,沿革变化纷繁复杂,剪不断理还乱,则必须迈开双腿实地考察,遍访街坊四邻,查阅原始档案;在基本资料完善的基础上,又要分门别类,删繁就简。史论结合,方可最终完成。

    实际上,在此之前,作者曾以“市桥人家”公众号发表多篇介绍古海州历史趣闻的文章,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那些事儿,经作者收集整理,博得网上一片好评。平台数据显示,其读者分布以江苏、山东为多,沿海省份及港台人数高于内地,总阅读量超80万人次之多,固定粉丝3000多人;有独立成篇的文章阅读量甚至达到5万,乃至登上头条连云港热榜,获得第1名的好成绩,这在地方史文章中是不多见的。而应读者之热望,作者将117篇文章按史海钩沉、旧事如烟、地名杂谈、地方人物、民风民俗五大章节分别著述。

    这五大章节基本涵盖了海州的历史递进、经济发展、地域特色以及人文内涵——从距今2万至3万年的海州地区古人类活动,到辛亥革命后的海州时局;从沈云沛开办海州种植试验场,继之许鼎霖、张謇的苏北垦荒,到新浦民主路上的德发书庄、德平书店、奎文书店、海文书局等开张营业;从开商埠到大浦港建设,直到连云港港口建成;从第一家照相馆成立,到第一座飞机场的落成;从海属地区的杰出实业家沈云沛,到新浦早期开拓者刘振殿;再到天香庙、女儿墙、打罗柜、嫁女“陪金砖”等民俗趣事。凡此,可以看到马鉴尧的艰辛劳苦,这部24万字的著作,可谓倾注了他满腔热血。

    “他写这部书,不是奉命而作,完全是出于对家乡历史文化不能忘怀的赤子之心,有一种使命感,出于一种文化自觉。”我市文史专家、市博物馆原副馆长刘凤桂感慨。也正如马鉴尧自己所说的:“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从更深远地看,就是培养咱们港城人的文化自信,激励港城人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富强美丽的连云港而不懈努力。”

    时下,我市正在积极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这无疑是衡量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尺,是集中体现历史底蕴、承载文化内涵、展示城市精神的最好城市名片。而“历史档案”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既是一座城市历史的“根系”所在,也是这座城市文化的“底色”所在。“《海州旧事》并不算得上一部鸿篇巨制,它只是一本地方史通俗读物,尽其所能地讲述了从古至今的一些‘旧事’,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海州历史。但它仍是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本好书,是申名路途上的美好注脚。”刘凤桂评价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