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体两翼』拉开深水大港格局 陆海联动打造『一带一路』示范标杆
昨日上午,在连云港港,出入港区的集卡穿梭不停。港区内,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整齐排列。庙岭作业区沿海泊位上,货轮靠岸停泊,岸桥上下飞舞,正有序装运集装箱。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连云港港现已发展形成连云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港区“一港四区”格局,配套建设30万吨级航道,万吨级以上海港泊位79个,最大泊位等级30万吨级。
今年8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全面建成,从根本上提升了港口功能,进一步稳固了连云港港国际枢纽港的地位。眼下,连云港港正积极提升国际枢纽海港的服务能级,计划将位于旗台作业区的30万吨级码头继续提升到40万吨级。
10年来,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22.1亿吨,年均增幅达到5%;集装箱量累计完成4936万标箱,连年保持正增长。
地处“一带一路”陆海交汇枢纽,连云港港具有东西双向开放优势。目前,连云港港海上航线开辟了中东、美东、南非等远洋干线,开通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等近洋航线以及外贸支线、内贸线,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600个港口进行通航往来,是江苏省班轮航线开行最多的港口,也是江苏省唯一拥有2条国际客货班轮航线、具有中韩陆海联运试点资质的港口。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形成以连云港港口为中心,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喀什、二连浩特等4个出境口岸,开行至中亚五国、中吉乌、中蒙、中俄、中欧、中土(跨里海)六条班列线路、业务范围覆盖进出口与过境的运输格局。
在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透过一张大屏幕,4000多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时运转情况一览无余。该港口采用连云港港研发的港口大脑信息化项目,在不毛之地上建起了一座内陆物流场站。目前,两地成功实现业务联动、人员互派、信息联通和资源共享,哈萨克斯坦当地的小麦、大宗原材料等可在家门口实现国际贸易“一站式”办理、联运监管“一体化”运作。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的首个实体平台,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自2014年7月建成投用以来,累计完成货物进出库量2478万吨,集装箱空重箱进出场量近150万标箱,年均增长24 %,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殷殷嘱托,连云港港充分发挥连云港区位以及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势,利用“海上快船+陆上快线”打造连云港特色班列产品,今年确保完成中欧班列665列、冲刺700列的任务目标,确保江苏第一。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