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6山海经
2022年08月15日

苏轼与海州

  

    □ 王绪华

    苏轼,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县。

    苏轼7岁开始读书,宋嘉祐二年(1057)苏轼中进士。欧阳修对苏轼之文章大加赞赏。并对其子说:“你们记住,再过三十年就无人看我的文章了。”

    北宋是一个文明灿烂的文化帝国,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经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苏轼以他卓尔不群的伟大人格魅力、千古绝唱的伟大文学成就、终生不渝的民本主义思想和实际行为,获得崇高的历史地位,光耀于中国乃至世界千年杰出人物的圣殿。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在海州时留下了一首比较有名的诗——《次韵陈海州书怀》,诗曰: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很多连云港人对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对“陈海州”此人却知之甚少,且一直不知道他的真名。何为“陈海州”呢?苏轼在《次韵陈海州书怀》一诗中自注:陈曾令乡邑,即“陈海州”曾在苏轼家乡眉县做过县令,“陈海州”是苏轼对他的尊称,他的真名叫陈汝奭,原籍福建晋江,后徙居镇江丹徒。

    陈汝奭长苏轼20岁左右,可以算苏轼的前辈了。据乾隆《晋江县志》载:陈汝奭,字公武,宝元元年进士。授遂安令,后知海州。赈饥发粟,不俟报。及母没,叹曰:“不及养矣”,遂隐居不复出。又据元至顺《镇江志》载:陈汝奭,字公武,泉之晋江人,徙居丹徒。宝元元年登进士第,丙科为遂安令,后知海州。岁饥,不俟报发廪赈民,为监司所奏,汝奭请以身坐,毋令及僚属,朝廷嘉之,置不问。母忧去官,叹曰:仕本为养,养不及矣,何以仕为。遂终身不仕。

    两志所载内容大意是:陈汝奭,福建泉州晋江人,后迁居镇江丹阳,1038年进士,先任浙江淳安县令,后任海州知州。陈汝奭到海州任职时正值荒年,百姓遭遇饥荒,陈汝奭果断决定立即开仓赈济饥民,他没有按照先报告等待批复的规矩办,监察部门上奏他违章行事,陈汝奭上奏章要求处分自己,并恳请不要处分自己下属,朝廷表扬了他,没有问罪。他母亲去世后,陈感慨地说:做官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奉养父母,现在父母已经不在了,还做什么官呢。他便辞去官职回家,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从以上记载可以知道陈汝奭其人,一爱民,二至孝。这两件事情均发生在海州任上。陈汝奭在海州的事迹本地志书没有记载,他的事迹散记于元至顺《镇江志》、乾隆《晋江县志》、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七《京口耆旧传》等地方志。陈汝奭在海州冒着被处罚的风险赈济饥民是一大善举,也是一大壮举,被海州地区百姓赞美和怀念。其次,他在海州以知州身份接待过苏轼并以诗词互相唱和,为海州留下一桩文化雅事,其对提升海州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轼与海州为何有缘呢?从现有资料记载看,苏轼至少2次来过海州。

    第一次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改任山东密州知州(现山东诸城),由楚州途经海州停留。我们从苏轼于1074年时作《永遇乐》词可知,苏公自序云:“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既云“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即公元1074年11月15日至海州。孙巨源(又名孙洙),广陵人,《宋史》有传。因与上峰政见不同,而要求外任,孙巨源熙宁中知海州,后调京城为官,苏与孙为文友,私交甚好。苏轼与孙巨源于1074年8月在润州(今镇江)相见,孙随苏轼乘船北上至楚州(今淮安),分别时苏轼作《更漏子》词送孙巨源: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据资料记载,苏轼本想从楚州乘船继续北上,先去济南看望弟弟苏辙,然后再赴密州,由于途中耽误时间较长,而水路至楚州后,仍欲乘船北上,由于冬至而结冰,苏轼不得已改变行程线路,由水路改为陆路。而改经海州,濒海赴密州(今山东诸城),行程再变。其改变原因:一是自杭州出发以后,路中盘桓时间甚多;二是其时已渐趋冬深,河道已冻合。平心而论,后者尤为重要。由是言之,苏轼“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苏轼在海州期间与太守陈海州(陈汝奭)等先后游历名胜,赋诗赋词,倡酬不绝。而又以其余暇,携家游朐山、临海石室等。期间,苏轼与知州陈海州(陈汝奭)和诗两首,即:《次韵陈海州书怀》《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碧巘,潮夹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苏轼作《浣溪沙》词赠陈海州。自序,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政声。

    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

    如今秋鬓数茎霜。聚散交游如梦寐,

    升沈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又作《永遇乐》词,寄孙巨源。

    长忆別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苏轼于1074年底至山东密州任知州,1075年冬作《送赵寺丞寄陈海州》:

    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

    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

    赵寺丞即赵昶,字晦之,时任东武令,因失官归海州。作为密州知州的苏轼十分同情赵寺丞失官归海州时的心情,故作诗送赵寺丞。同时又作《减字木兰花》词,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苏轼第二次来海州是在宋元丰八年(1085)10月,当年的5月苏轼接旨知登州(今山东蓬莱),6月从常州赴登州,线路为今润州、扬州、楚州,10月过海州,再经怀仁(今赣榆)而至密州。苏轼在海州看到建有高丽馆,叹其壮丽,留一绝。原诗题为: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叹其壮丽,留一绝云。从诗题中可以知道,元丰七年(1084),朝廷令京东、淮南建设高丽亭馆,用以接待高丽使臣之用,在密州、海州因建亭馆而让百姓变得一无所有、流离失所。第二年即(1085),苏轼路过海州、密州时,看其亭馆叹其壮丽,故作此诗。

    檐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余。

    尽赐昆耶作奴婢,不知偿得此人无。

    苏轼经海州至怀仁,与时任县令的陈德任和诗两首即《怀仁令陈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绝》

    其一

    尚父提封海岱间,南征惟到穆陵关。

    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

    其二

    我是胶西旧使君,此山仍合与君分。

    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谪居儋州(今海南儋县),虽身贬海南,心中仍系海州,表达了“昔登朐山”的感慨。苏轼作《和陶杂诗之十一》: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本稿图片为资料图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