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8花果山
2022年08月08日

那个年代的中师生 ■ 万自力

那个年代的中师生

  

    大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面对城乡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国家实施从初中毕业生中招考优秀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小学任教的政策。直到上世纪末,中师教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代“中师生”也就定格在了漫长而宏大的历史画卷中。

    时过境迁,回望过去,画卷虽显厚重却也斑驳,虽有沉郁却够宏大……

    一九八八年盛夏,年轻的我,迈出了徐州师范学院的大门,跨进了连云港师范学校。虽然在中师只是短短的十年,就离开,踏进了人生的另一条河流。但回看当年,至今还时时留恋:我曾经有过如此优秀的一群学生;却也时时惶恐:我是否学养不逮能力不及而耽误了这些学生……

    “少年心事当拿云”,年轻的中师生曾经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或许确实曾经是。毕业后的他们平凡如乡间的草籽,虽然是那么不起眼,但也会把红的、黄的、蓝的……各种颜色的花,藏在叶间,细小而执着地开放着。他们耗尽了一生的芳华,换得国家的乡村教育不但没有枯萎,而且逐渐枝繁叶茂,百花竞放。这些耕耘在小学课堂的辛勤园丁们,一干就是几十年。如今,四下张望时却发现:自己已慢慢地成为一段历史的印记,现实生活的落伍者;因为岁月太过匆匆,脚步太过沉重,而无暇顾及一路走过的风景。

    中师生毕业的年龄,正是青葱的岁月,正是做梦的季节,但梦却提前终结了,只能弯下腰去,做一块垫脚石,当一个孩子王。他们以出类拔萃的综合素养进了中师,饭票问题自然是解决了,却也成了乡村教育的风雨同行人。青春年少的他们,懵懂之时就扛起了遍布祖国乡村田野的基础教育,他们是一代有抱负、有学识、顾大局的群体,几多风雨,几度春秋。求学时,他们也许很少想过,自己那一段中师学习的经历,曾是国家教育的一件大事,是国家战略;毕业后耗尽了一辈子的芳华落实着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守护人。对于他们的家国情怀,我们欠他们一个点赞。

    他们或许在偏僻的乡野里,在孤独的寒灯下,在学历的挣扎中,更在昔日同窗的高光中有过声声叹息:叹息自己如刚刚开始灌浆的庄稼却被早早地收割了!

    但时光终会使他们释然,凸显他们的价值:担当、坚韧、负重、聪慧。回首过去,是回不去的青春;面对当下,是放不下的责任。他们有着自己的热爱和信仰,他们走出了青春,也慢慢地走出了时光。事业艰辛,生活困顿,他们却依然仰头望星空,犹如纤夫拉着国家基础教育的大船默然前行,也许曾经彷徨犹豫、于心不甘,却从没有偏离过航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工作在乡村学校,在这样的平台很难成名成家,很难呼风唤雨,也少有荣耀时刻。然而,他们并没有躺平,而是用自己一生的付出,在小小的一方天地中、三尺讲台上执着着铭记于心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疑,就是当年的一届届中师毕业生,挺直了国家乡村教育的脊梁,撑起了基础教育的大半天空!

    他们本着初心,艰难前行,为着国家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未来,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时光流逝,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活跃在教书育人的讲台上,谈及过往,少了些委屈和不甘,多了些自信和收获,当然也少有人提及自身的奉献和牺牲。曾经,围绕着素质教育,学界争论不休。实事求是地说,我个人以为当年的中师教育应该是最近于真正素质教育的。面对中师生这一群体,我也常常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他们应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却因选择乡村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落在了教育链的最末端,这让他们的人生之路,或多或少地呈现出悲情色彩。对此,我不敢苟同:栋梁之材的标准是什么?他们以自己一生的不倦付出换得国家乡村教育的春色满园,难道不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吗?何况他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传道、授业、解惑”,或成为受人尊重的教育名师,或恬淡朴实过着知足人生,多得学生爱戴,说“桃李满天下”恰如其分。如今,芳华已逝,青春不再有,但他们问心无愧,因为初心犹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素养好,家国情怀重,可塑性强,是教师中的中坚群体。这样的优秀群体,以后还会有吗?当年,在每一个初中毕业生面前,都有两条路:上高中,或者上中师。选择上中师的他们,曾经为之自豪过,也被多少人羡慕过。后来虽也曾为自己的不充分发展而难过,但他们没有怨恨他人,更没有归责于时代,自己的选择,何必言悔!一路坎坷一路歌,直到今天,曾经的中师生们仍然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离开讲坛后,我长期供职于新闻媒体,让我有了在更广的视角中观照这个特殊群体的可能。这个群体担当意识强、业务素养优、聪慧悟性好、人文情怀浓厚、不服输。有着强烈的弥补学历上的不足、成就自身的诉求,大都付诸努力并获得了成功。一些有意或无意的信息汇集给我以一定的慰藉:2021年江苏省公布的连云港市第十六批特级教师中,上世纪的中师毕业生占了不低的份额,和我有着师生之缘的就有多位;在我曾任班主任的1986、1987两级学生中具备中学高级职称的超过一半以上,少部分具备了正高级职称。当年这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奔赴各地乡村田野,如今不少已成为一个地区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等。彷徨失落、迷茫纠结、悲情抱怨可能在部分学生走出中师校门、初为人师时多多少少地存在,但这绝对不是主流,更不会是常态。还有一个普遍而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这些中师生的子女大都比较优秀,考上名牌大学的占多数,这其中是不是掺杂着某种“找回”心理,我不得而知,可能吧。

    几天前,我曾和1988级的一位中师学生叙谈。这个当年在市区小学实习讲台上显得胆怯、紧张的女孩,三十年过去,已经是一名特级教师、国家级名师、有着正高三级职称,执掌着一所名校。当年的一个中师女孩,走到今天,该有多么执着的初心、多么不懈的付出、多么扎实的基础啊!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师十年为人师的时光无疑是非常美好的,虽然艰苦,但苦并快乐着。原因无它,就是在这十年,我遇上了如此优秀的一群又一群中师生,我们一起成长,相互成就。那段时光也成了我一生的珍藏,成了我人生中的一张精美书签,时不时地去翻阅,去怀想……

    时光流逝,容颜渐老。“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回望田野阡陌上一片片美丽的花,那是中师学子吐芳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